点击了解蓝信封月捐计划
,
16年后蓝信封开了一场产品发布会
——文:周文华,蓝信封理事长
,
2024年12月4日,知名作家琼瑶在台湾省新北市淡水区家中翩然离去,遗书有言“我是火花,我已尽力燃烧”。过客不看言情小说,但我知道这是70-80-90后的回忆,甚至跨度更大。当年,金庸大侠远遁,留下一群小混混在这里笑傲江湖;现在,琼瑶阿姨如蝴蝶般飞走,留下中学那时的我们,在窗外凝望,在烟雨濛濛中思念,在庭院深深中走过一片冬天的初雪。
2024年8月20日,国产首款3A游戏《黑神话.悟空》全球上线,据说很多国外游戏玩家都在恶补《西游记》,他们说:”我们曾在大马士革骑过烈马,去欧洲海洋当过海盗,在法国巴黎圣母院当过刺客,现在我们要去到东土大唐完成新的任务了“。烈马、海盗和刺客都代表了世界上最火爆的几款游戏,而《黑神话.悟空》能够并列,这不是情怀这么简单,这是技术、工程、资金、时间、人员,庞大体系下的结晶。
我们在言情小说中看到了情感和牵挂,我们又在3A游戏大作里看到了技术和工程,一个感性,一个理性,我会联想做公益,做蓝信封:也是需要
因感性而起的初心,于是开展行动;因理性而专注和持续,因而发展基于专业服务的技术和工程。我们深知“公益不是一个人做很多,而是很多人做一点点”的感性,我们也知道“公益不仅是做好事,而是把好事做好”的理性。
,

回想2008年至今,蓝信封走过16年,感觉好多的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
① 大使总有出现不回信你要各种方法催了又催;
② 孩子其实并没写信的习惯你要耐心指引;
③ 让乡村老师和校长把孩子交到他们不认识的志愿者手上;
④ 让捐赠人知晓这个项目大部分费用并不是快递和信纸,而是用于项目运营和专业建设的人力资源费用。
随便数数,每一件事情的突破都几乎难于登天,而偏偏这些事情是一个乘法,中间放进去一个零,结果就是零,于是我们写了这么一个公式“
蓝信封价值=孩子*大使*月捐人*学校老师*高校召集人*企业政府等相关方”。在蓝信封每一天的过客,可以说是如履薄冰,时时刻刻,都做好了蓝信封倒闭的觉悟,关键是倒闭时是否可以坚持完孩子的最后一封信,并把员工工资了结。
在这些思绪纠结和战战兢兢的内心煎熬中,行动永远是最大的解药,而作为科研背景出身的过客,尽力把科学的思想带入蓝信封,陆续把这些“科学、技术、工程”的理念,应用到我们的不同服务对象的实践中,最后陆续演变成公益产品。于是蓝信封在不断实践,不断解决问题的路上,终于在16年后的今天发布了三个书信项目公益产品:
① 学校项目报告:服务于老师/校长/县域政府,报告项目进展,评估项目成效,采用了热点图和词云图等技术。类似手机的显示屏幕,而分辨率/刷新率参数的升级,意味着对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精准支持。
② 孩子个案监测:服务于孩子/大使/学校,识别极端个案,辅导大使回信,报备学校报告,采用了OCR、飞书多维表单、消息自动分发等技术。类似手机摄像头,而像素/成像技术的升级,意味着心理筛查的高效模式。
③ 大使数字藏品:服务于大使/月捐人,让大使们可以从结业后的失落中和我们一道探讨,回应一个很基础的问题,我究竟帮助到孩子了吗。类似手机的GPU芯片,而芯片线程/纳米数的升级,意味着对志愿服务的快速反馈。
特鲁多医生的名言“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这句医学领域的名言非常适合蓝信封,而蓝信封的技术发展目标是测量出谁是治愈,谁是帮助,谁是安慰,各自比例和程度又是如何。
这应该是一场漫长的探索过程吧,正如文中开头提到的3A大作一样,是技术、工程、资金、时间、人员,庞大体系下的结晶,而面对重重困难,蓝信封全职团队也愿和琼瑶阿姨那样“我是火花,我已尽力燃烧过”,在未来,蓝信封愿和大使们、月捐人、老师校长们,企业伙伴和县域政府领导们,我们一并探索,再次感谢你们的支持。
,
注:过客为周文华多年笔名。
——周文华 2024年12月26日
于广州客村,冬日暖阳
,
,
,
【手写版新年献词】
– END –
文/理事长周文华
编辑/蓝信封行动
图源/蓝信封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