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关于我们
    • 蓝信封简介
    • 组织架构
    • 社会影响力
    • 联系我们
  • 最新动态
    • 机构新闻
    • 新年献词
    • 党建团建
    • 对外合作
  • 书信项目
    • 项目介绍
    • 通信咨询
    • 通信课程
    • 通信进展
  • 书信博物馆
    • 通信大使故事
    • 通信孩子故事
    • 月捐人故事
    • 学校老师故事
    • 核心志愿者故事
    • 全职公益人故事
  • 信息公开
    • 成为月捐人
    • 月捐人社群活动
    • 项目合规性建设
    • 成效分析与评估

请关注“ 蓝信封邮筒 ”微信公众号,
以便申请成为志愿者及进行通信

使用微信扫描即可关注。

  • 机构新闻
  • 新年献词
  • 党建团建
  • 对外合作

2019年12月13日

蓝信封通信大使故事|雅娟:在这里,梦可以没有尽头

▲ 点击加入蓝信封月捐人计划

。

故事源于18&22T通信大使雅娟

 。

篇章一:遇见蓝信封之前

在加入蓝信封之前,我就已经和很多人写过信了,我把写信当成了自己的一种爱好,我很享受写信、收信的这一个过程。

因此在谈我和蓝信封之前,我想先讲讲自己与“信”之间的故事。

.

.

故事开始的小纸条

我最开始写信的时候是2007年冬季,那时候我升上六年级,需要借六年级的书在课上用。于是我托付姑父帮我借书。把书借给我的,是一个素未谋面的姐姐。

当时可能还小,比较懵懂可爱吧,那两本书我借了很久还没还,害怕以后还要借书的时候,姐姐会不借给我了。

我想了想,要不给姐姐留一张纸条吧!于是在还书时我夹了一张纸条在书里,说明了原因,也交流了下我发现的书中的一个错别字。

.

.

过了段时间,姑父来到我家做客,还给我带了一张很小巧的、折好的纸条。

我打开一看,原来是那位借书给我的姐姐写的:

“借书给你之前,担心你是个男生,会把我的书弄坏。没想到你是个这么可爱的女生呀。”

那个时候我身边没什么好朋友,这个陌生却友善的姐姐的出现,让我感觉自己身边多了一个陪伴者。于是我又写了纸条回复她,再次请姑父转交给她。

属于我们的非正式“书信之行”就这样开始了。

.

“妹妹,我们去寄信吧!”

写好的小纸条总是需要请姑父来转交,于是姐姐说:“那我们就去邮局寄信吧,用邮寄的方式来联系。”

那时候我没什么零用钱,我就把积攒的零用钱用来买信封、信纸和邮票,然后开始期待姐姐的每一封来信。

.

。。

在那个没有手机的学生时代,我们就靠书信来分享自己的事情。

姐姐把我当作朋友、笔友,更把我当妹妹一样对待。因为有她支持、陪伴着我,我变得越来越开朗。

书信在细腻之处影响着我,它隐藏在每个收到信件的时刻中,隐藏在等信过程的期待里。

 .

“我还能写信吗?”

上了高中后,我和姐姐都因为学习比较忙碌,再加上姐姐家里的一些变故,我们通信的次数也渐渐减少了。

那段没有通信的时间,我总觉得好像缺了点什么。

我也不知道,还能否与姐姐通信。

偶然听说身边有一些同学通过微博和陌生人交换明信片,我也想试一试,便加入了一个交换明信片的QQ群。

遇见蓝信封,也正是在这里。

。

篇章二:你好,蓝信封

某天我查看“明信片互换群”消息的时候,看到了一位网友转发了一则关于蓝信封招募通信大使的文章。

许多关于写信的回忆,在脑海里一点点翻出来。

原来不止我一个人在写信,还有这样一群人在用写信的方式做着这么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

.

对我来说,我的那位姐姐就像蓝信封的通信大使,陪伴着我度过了比较孤独的童年时期。

我想让这份关于写信的美好延续,也很想加入蓝信封这个大家庭,很想像我那位没有血缘关系的姐姐一样,去认识、帮助其他的孩子。

.

遇见你之前

小鑫是我作为22T通信大使时所配对的孩子。

在遇见他之前,我还有另外一个身份——18T通信大使。

也许你会问,我为什么不继续和第一个孩子自由通信?

因为孩子告诉我,她还没有手机,等中考结束之后,她会来找我的。

等待的过程很漫长,这期间我也一直关注着蓝信封的各种动态,每个月也还会收到蓝信封的月报,也就获悉了蓝信封招募22T通信大使的信息。

。

.

一次回家看到蓝信封整理后寄来的第一个通信孩子的手写信,重读了一遍书信内容,想起过往写下的信给自己带来的友谊。

我会坚守着第一个通信孩子许下的约定,会等她。

我仍想遵从自己的内心,再多认识一个新的孩子,让写信带来的美好滋养出更多的温暖。

。

书成为你的哆啦A梦

小鑫在第一封信中就把我当成了哆啦A梦一般,直接抛出他的一个问题与烦恼,问我他应该怎么做,没有过多地交谈自己的一些事情。

。
.

.

一开始面对只有两三行字的信,我有些哭笑不得,不知道该如何动笔。

但后来的几次通信,小鑫仍会继续向我倾诉新的烦恼;但也会告诉我说,我给他出的“宝典”让他学会了交新的朋友,让他不再孤独。

我开始不再纠结于孩子写信的字数,也坚信着,弟弟信任我且相信我有办法帮助他,所以把一些想问的事情,也可能是不知道该问谁的一些事情来向我寻求帮助。

那么,我就去成为小鑫的哆啦A梦吧。

。

。

从没有称呼到“亲爱的姐姐”

小鑫不太懂得表达自己的感情,可我总是能在细腻之处感受到他对我的逐渐信任与依赖。

回想起他第一次写信时没有称呼直接提问,到称呼我“亲爱的姐姐”,对我来说,那是一种无限的信任。

。

。

小鑫写信的字数渐渐变多,从两三行字到两三段话;

他也从一开始的单纯向我阐述困惑与烦恼,到把我当成姐姐、朋友一样,和我分享他的学习成绩、喜欢的书、他的同学与家人;

他还学着去表达对我来信的期待与收到信时的开心感受……

我想,那就是书信陪伴的力量吧。

。

“我不知道,还能否与你聊天”

在小鑫寄来的第10封信中,他突然和我说,读七年级的时候就要去别的学校了。

。

。

“不知道读七年级的时候,还可不可以跟你继续聊天。”

看到这里,我也开始有同样的担忧。但我更多的是感到暖心与幸福。

小鑫的顾虑让我感觉我们已经习惯了这样慢慢地写信,习惯了慢慢等待,习惯了彼此的存在与相互陪伴。

。

。

我告诉他:“只要小鑫愿意继续和姐姐写信,无论你去到哪里,我们都可以像现在这样,继续相互陪伴。”

。

梦开始的地方,也是梦延续的地方

从2018年11月至今,13个月过去了,我和小鑫就这样坚守着约定,一起度过了22T的通信时光。

真好呀。

但是,告别总是让人很为难,刚刚建立了越来越熟悉的关系,又要说再见了。

。

。

我回想起今年6月份,第一个通信孩子添加了我的QQ。原来,即便我们通信结束快一年了,她依旧记得我,依旧收藏着我写给她的每一封信。

所以,我愿意继续相信书信是有力量的,也相信我和小鑫的通信时光不会到这里就结束。

。

。

在期待中,弟弟的最后一封来信也如约而至。

弟弟在信中说到希望和我继续聊天的愿望;也在这最后一封信里告诉我,他每封信字写得不多,是因为不知道要写些什么,但还是想要把他的事与我分享。

我想,我们已经把彼此装在心里了吧。

.

。

因为众多温暖的你们,让我始终相信这些简单文字传递的意义与温暖,让我把写信这件事情坚持下去。

我也会一直记得,蓝信封——这个坚持用书信传递温暖与陪伴的蓝色星球,一个让我写信的梦继续延续下去,让众多孩子的梦开始的地方。

。

—END—

文/大婷

编辑/大婷

图源/蓝信封行动

.

  • 地 址: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华新一街12号财智大厦2601房
  • 电 话: 020-34258106
  • 邮 箱: contact@lanxinfeng.cn
  • 微 博: @蓝信封行动
  • 抖 音: BL_lanxinfeng

扫描二维码关注

Copyright © 2009-2021 蓝信封留守儿童关爱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5074426号技术支持:全思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