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关于我们
    • 蓝信封简介
    • 组织架构
    • 社会影响力
    • 联系我们
  • 最新动态
    • 机构新闻
    • 新年献词
    • 党建团建
    • 对外合作
  • 书信项目
    • 项目介绍
    • 通信咨询
    • 通信课程
    • 通信进展
  • 书信故事库
    • 通信大使故事
    • 通信孩子故事
    • 通信学校老师故事
    • 核心志愿者故事
  • 信息公开
    • 成为月捐人
    • 项目合规性建设
    • 成效分析与评估
    • 月捐人社群活动

请关注“ 蓝信封邮筒 ”微信公众号,
以便申请成为志愿者及进行通信

使用微信扫描即可关注。

  • 机构新闻
  • 新年献词
  • 党建团建
  • 对外合作

2019年7月7日

高校召集人故事|其实,她一直在默默发光

▲ 点击图片成为蓝朋友月捐人

。

那天她低头走在校道上,被递到眼前的宣传单止住了脚步。

她抬头,看见穿着蓝色衣服的同校师姐,手里拿着印有“加入蓝信封通信大使”的宣传单。

她也许没有想到,一个叫丹妮的女孩与蓝信封的故事就在这里萌芽。

.

。

丹妮,蓝信封20T的大使,2.0-4.0召集人,5.0召集人带头大哥。

她是蓝信封的实习生,与蓝信封的小伙伴在办公室并肩作战;她还是俏皮的小蓝子,活跃在各大召集人群。

初识丹妮会觉得她是一个安安静静不怎么被留意的女生,靠近才会发现,她有很多自己的想法;她会去做一些别人认为不起眼的事情;她相信,行动才会有改变。

其实,她一直在默默发光。

.

.

“我想像他们一样”

成为20T通信大使的丹妮,总是会回想起第一次收到妹妹信件时的激动——这份幸运的相遇、对远方的牵挂、两个人的陪伴,都让她迫不及待想要分享给更多的朋友。

她想起校道旁穿着蓝衣服的那一群人:

他们有着同一个名字——召集人;

他们做着同一件事情——让更多的留守儿童在书信来往间得到温暖陪伴;

他们散发着各自的光芒。

。

。

她说:“我也想像他们一样。”

这样也许就会有更多的人知道蓝信封,关注到留守儿童;也许会有更多的人能和自己一样,感知到书信的力量。她还想去尝试、去分享、去挑战自我、去认识更多有趣的人。

她成为了2.0的召集人。

2.0的愧疚,3.0来补.

相比于想象中的兴奋与激动,丹妮在2.0任期间更多的是被歉疚所包围——21T通信大使招募时没有像其他召集人一样摊宣开宣讲会,只是简单转发招募信息、贴海报,哪怕是在扫楼时也只是悄悄将宣传单塞到各宿舍的窗沿。

她问自己:我能做的真的就只有这些吗?

她还没找到,那个去尝试、去挑战的自己。

不甘与愧疚让她毫不犹豫地提交了3.0的报名表单。

.

.

依旧是大使招募,但她却在相同的工作中慢慢找到召集人真正的意义所在。

那时为了激励和敦促自己,丹妮回到2.0召集人群立下flag:“我明天一定要厚着脸皮去发传单!”

勇敢迈出了第一步,她开始和学校里的其他召集人一起申请摆摊,走访新生宿舍,尝试寻求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帮忙转发招募推文……

这个不怎么爱在人前说话的女孩,慢慢地在介绍蓝信封和通信大使时能做到脱口而出。

原来,她可以一步步地走出自己的小小世界。

她想,这大概就是召集人的意义所在吧——在不断的尝试与突破中找寻到自我。

.

“很难,但我从未想过放弃”

转型升级的4.0,让她少了几分坚定——寻找到10名蓝朋友加入月捐,这样的任务对她来说太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

但她作为广外蓝信封社团的会长,认为自己应该继续留在这里,继续书写召集人4.0的故事,继续在挑战中一步步成长。

.

“一开始劝募得不到回应,那个时候真的觉得挺难的。我很害怕被拒绝,但我还是选择厚着脸皮去做。”

“我想起当初担任3.0时,学会了厚着脸皮去发宣传单。既然从前可以,现在依旧可以,并且更好。”

。

。

一路走来,她遇见了不少拒绝和不理解,但更多的是不期而遇的温暖与感动。

她曾连续两次邀请一个2.0召集人来当蓝朋友,但他由于个人经济的原因没有答应。

那阵子流行支付宝扫码领红包,于是丹妮就跟他约定,每天都扫他的码领红包,如果凑齐了30元他就来当蓝朋友。

从一开始的每天一块钱,慢慢地变为五毛、一毛、五分、一分。她感觉到希望渺茫,但还是会习惯性地每天领一下红包。

也许会成功呢?

。

之后丹妮在召集人群进行劝募时,那位召集人却主动来找了她,说要加入蓝朋友月捐。

后来,她问他为什么愿意坚持月捐直到现在,他说:

“我想让更多人关注到像我的通信弟弟一样的留守儿童。”

“还有,你的坚持很让人感动。”

。

。

如今4.0结业,她顺利地劝募了30多名蓝朋友并被评为优秀召集人。

很庆幸,最初的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而这种“庆幸”,是在经历过无数次打击后的坚持,所换取的光芒。

。

觉得她变得更勇敢更善于表达了,快速成长更适合用在丹妮身上,她也需要被支持被鼓励,甚至有时候会觉得她的消化功能很强大啊。

有的人排解的方式选择和别人倾诉或者做一些刺激的事情来发泄,但觉得她好像都是自己消解的,应该过程也很难吧。 

有段时间经常会看到她发的帖子,惊讶一个人可以如此坦诚,自己近来所有的情绪、细微感受等等,觉得这个姑娘好棒啊!然后也很想给她鼓励告诉她其实不用硬撑的大家都在的。

——召集人3.0 牟牟

。

“我舍不得离开”

连任3期召集人的她所散发的光芒,被蓝信封所看见和认同。

她成为蓝信封的实习生,也成为了召集人5.0的带头大哥。

成为实习生的前两个月,重复冗杂的工作让她一直在自我否定和怀疑。她会开始看不见自己的价值,除了劳累自己似乎一无所获。

但同时也是小蓝子的她,在召集人群里和大家对话的时候,她又似乎觉得,自己在做的事情其实也是在一步步更加靠近召集人。

.

.

“在5.0召集人身上总能看见自己过去的影子——从活跃大使转变为召集人,更加亲近地成为蓝信封的一份子。”

.

我知道所有的故事都会有结局来到的一天,但往后不管我在哪里,我都将一直与蓝信封在一起,一直与召集人在一起。

这个大家庭是一个你来了就舍不得离开的地方,就像一个2.0召集人朋友所说的,“召集人就像参加马拉松的跑者一样,他们总有一天会退休,但也永远会参与,即使不是在跑道上,他们也会一直在跑道边给新的运动员加油助威的!”

——丹妮

.

起而行之,方乃青年,汇聚一点一滴的力量,用生命影响生命。

.

—END—

故事提供/高校召集人 钟丹妮

文/大婷

编辑/大婷

图源/蓝信封行动

  • 地 址: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华新一街12号财智大厦2601房
  • 电 话: 020-34258106
  • 邮 箱: contact@lanxinfeng.cn
  • 微 博: @蓝信封行动
  • 抖 音: BL_lanxinfeng

扫描二维码关注

Copyright © 2009-2021 蓝信封留守儿童关爱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5074426号技术支持:全思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