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关于我们
    • 蓝信封简介
    • 组织架构
    • 社会影响力
    • 联系我们
  • 最新动态
    • 机构新闻
    • 新年献词
    • 党建团建
    • 对外合作
  • 书信项目
    • 项目介绍
    • 通信咨询
    • 通信课程
    • 通信进展
  • 书信博物馆
    • 通信大使故事
    • 通信孩子故事
    • 月捐人故事
    • 学校老师故事
    • 核心志愿者故事
    • 全职公益人故事
  • 信息公开
    • 成为月捐人
    • 月捐人社群活动
    • 项目合规性建设
    • 成效分析与评估

请关注“ 蓝信封邮筒 ”微信公众号,
以便申请成为志愿者及进行通信

使用微信扫描即可关注。

  • 机构新闻
  • 新年献词
  • 党建团建
  • 对外合作

2023年10月18日

蓝信封通信孩子故事︱小凯:成为彼此的伞

▲ 点击加入蓝信封月捐人计划

小凯:13岁,来自湖南岳阳

蓝信封大使:小欣姐姐

通信时间:2022年11月至今

,

“乡村孩子的成长不是简单的在乡村环境中生长,而是由身边的家庭、学业、朋友等因素影响和塑造的,我们需要全面地看待乡村孩子的成长,也尊重他们不同路径的向阳生长,感受乡村孩子的丰富多彩,感受生命的丰富多样。”

—小凯家访故事小结

 

,

2023年7月30日,联系小凯进行家访的前一天,在我们以为要因为电话无人接听而放弃家访时,电话的那头传来了小凯爸爸的声音:“你们是谁啊?打电话什么事啊?”

害怕被当做诈骗电话挂掉的我尝试进行解释:“我是来自学校的蓝信封活动的老师,想要在明天下午……”

话还没说完,我们就被小凯爸爸的一连串追问吓到:“你是哪位老师啊?你现在住在哪里啊?你刚才说的是什么家访?”

一连的追问让我措不及防,我缓了缓气,回答到:“我是来自蓝信封的老师,姓曹……”

话未说完,小凯爸爸又追问:“他的老师姓廖啊,你到底是谁?你的目的是什么?”

能听出来,小凯爸爸对于突如其来的陌生电话很警惕,我又放慢语调和他解释了一遍蓝信封的夏令营家访活动。他迟缓了一下,“是蓝信封的老师?是之前学校的写信活动的是吧?哦~好的好的,我知道了……明天下午是吧,我明天让他妈妈把他从外婆家接过来。”

就这样在让人心惊胆战的对话中,我们约定好了时间,准备明天的家访。

,

01 落下悬着的心

▲ 志愿者在前往小凯家的路上

家访前的不顺利让我们有点担忧,果不其然,我们迷路了。

为了不打扰小凯家里人,我们选择在附近问一问。在询问的过程中,我们观察到有一个小男孩在不远处看着我们看了很久,或许他就是小凯,但他并没有表现得很兴奋、激动,我们便没有朝他走去。

我们从邻居阿姨的口中得知,小凯的家就在附近,我们往阿姨手指的方向走去,便看见有位胖乎乎的男孩迅速地跑开了。

我们刚想追上前去,就见到小凯的妈妈,“你们就是蓝信封的老师对吧,我是小凯的妈妈,欢迎你们的到来!他在家里呢,快进去坐!”与小凯爸爸的一连串追问迥然不同,小凯妈妈非常热情,热情的而同样让我们有点措不及防。

进门,我们便看见小凯正用他那双有神的眼睛注视着我们。他在凳子上坐着,双手紧紧地握着。

我笑着走到小凯身边:“你就是小凯吗?”

他有些许害羞,只是微微一点头。我又接着说:“终于找到了你家,我们不识路找了好久,运气真好,第一次问路就找到了你家。”

他有点惊讶:“你们走路来的?”

“是啊,其实刚才在路口我们就注意到你啦,只不过我们还不太确定,所以没有走上前去。”

小凯有点不好意思的笑:“我以为你们是去其他同学家里的,所以我也不太好意思问。”

他顿了一顿,又接着说:“昨天爸爸跟我说蓝信封的哥哥姐姐要来,我行李都没收拾就从外婆家回来了。”他抬抬头,看了我们一眼,又低下头去。

“这么大太阳你们走过来呀?谢谢你们对我儿子的关心,走这么远来关心他。”小凯妈妈从厨房里端着西瓜、李子、辣条和削好的梨子走了出来,边说边往我们手上塞零食,还给我们沏上了茶。

从昨晚一直悬着的心,在喝上一口茶后终于落了下来。

 

,

02 无形的雨滴砸下

小凯爸爸推开了门,听说下午我们要过来,便放下手里的工作,连忙赶了回来。小凯爸爸喘着粗气,坐到了沙发旁边的板凳上。

“你们叫什么名字?你们住在哪里?在哪上学?”

“查户口”般的问候之后,我们提出和小凯出去转转。“你们去哪里转呀,小凯他不太熟悉,要不让他妈妈带你们去转吧。”

小凯爸爸有些严肃,我突然发现身边的小凯一直低着头,不愿意说话。

我们意识到小凯可能有话想单独对我们说,但在彼此还未熟悉的情况下,我们还是在家里先聊起一些彼此的共同话题。

“小凯是什么时候开始写信的呢?”

妈妈的声音先小凯一步,“他五年级的时候通信了一次,六年级的时候又通信了一次,他五年级是和北京大学的姐姐通信的咧,六年级好像是和南京大学的哥哥通信的,现在好像是和财经大学的哥哥在通信。”

“现在通信的是姐姐!”小凯激动地纠正。

“这些哥哥姐姐都优秀的咧!”妈妈期盼的眼神扫向小凯,小凯又低下了头沉默,腼腆地笑。

“我经常跟小凯说,你一定要向这些哥哥姐姐学习,你看你伯伯家的哥哥考上了深圳大学,伯伯家的姐姐读的湖南师范,现在打算回来教书了,你身边有那么多的例子为什么不好好学习,天天还在这里跟弟弟抢电视看。”听到这,小凯的头埋的更深了,脸上有些苦闷。

我环顾房子的四周,一转头,便注意到了身边贴满了“优秀班干部”和“优秀学生”等奖状的墙。

“可是小凯很优秀啊,你看他还在家里面带弟弟玩,也不跟弟弟起矛盾,还拿了这么多奖状。”我连忙答复我看到的。

“小凯还是挺懂事的,也挺努力的,平时也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会给我把饭做好留纸条。”妈妈一脸骄傲。

“就是学习差了点,我跟他说了很多次要好好学习,可他就是不听。”爸爸严肃地说。

看着小凯逐渐暗下去的脸,我再次提出和小凯出去转转,小凯爸爸坚持说要让妈妈和我们一起,我们最终和妈妈、小凯一起到附近的公路转。

▲ 志愿者和小凯

,

03 喜欢拯救生命的小天使

“你喜欢什么呀?小凯,喜欢旅游吗?”

“喜欢。”小凯抬起头回答。

“你有在信件中和通信的哥哥姐姐说吗?”

“有啊,通信的姐姐经常会跟我分享她旅游的地方,还会跟我分享当地的美食!”小凯眼睛里突然有了光。

“以后想去哪里玩呢?有没有特别想去的地方?”

“有!我想去南京,去看那些景点,姐姐跟我描述的很好看。”说到这,小凯高兴地边走边跳。

“你觉得哥哥姐姐跟你写的信有用吗?”

“有啊,我会在信中告诉他们我的烦恼,也会询问学习方法,但他们都不会告诉我答案,只会轻轻地点拨我。”

“这样很好不是吗?他们在锻炼你的思维诶”我笑着说。

“是啊!我很喜欢这种感觉。”

“你有什么理想吗,小凯?”

“我想要当宠物医生!”小凯满脸笑容,“因为我以前有养过三只狗,都很乖很可爱。但是都因为生病去世了,所以我想要成为一名宠物医生,以后就能养更多的小狗,并且他们不舒服我可以治疗他们。”

讲到这里,小凯叹了口气。“但是我爸爸还是希望我好好学习,以后能考国防科大。”

“有目标是好的呀,有目标可以让你进步,让你有学习的动力。”小凯没有说话,我们继续追问。“爸爸妈妈有很抓紧你的学习吗?”

“我最烦的就是他们天天拿我跟其他的哥哥姐姐比,他们怎么不拿自己和别的父母比呢?我一定就比别人差吗?别人家的孩子就一定好吗?”小凯有些许激动。

我安慰,“你有没有想过也许父母并不是想要你比过谁,而是想要你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以后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让以后的自己不会后悔。”

“我知道他们都很辛苦,说这些为了激励我学习,但我就是很烦他们说这些。”小凯的眼睛定定地垂直看向地面。

不知不觉又回到了小凯家,小凯提出一起做顿饭,然后一个人便去拿锅洗米,去洗菜。

之后小凯妈妈也加入其中,由于妈妈在场,小凯有一点忌惮,我们便没有询问下去。吃饭途中,妈妈说,“小凯这个孩子很懂事,我前几年不在家,他还得接送自己的弟弟上学还得为弟弟洗澡。那个时候,他才小学,我不在家时,全靠他带着弟弟。”

“后来,小凯写了篇日记:妈妈我好想你,爸爸每天都要很晚才回家,现在每天照顾弟弟好累,我好想你回来陪我,妈妈。”饱含泪水的心酸文字,触动着妈妈的心。

“老师给我看了这篇日记后,我哭了很久,之后便回家来照顾他们兄弟俩。”妈妈慈爱地看向小凯,而小凯埋着头继续吃着饭,之后小凯妈妈因为要赶去上班,所以我们也就和小凯一起收拾桌面后就离开了。

,

04 说不出口的秘密

一天后,再见小凯,他脱去初次见面时候的羞涩,大声地给我们招手,喊我们“哥哥姐姐!”然后带我们进去屋子里。

我又提出和小凯出去聊聊,也许是因为我们之间建立了信任,小凯和妈妈这次很爽快的答应了。

路上,我偷偷问小凯,“你觉得有什么话想对父母说吗?”

“妈妈吗?”小凯的脸上透露出一丝惊喜。

小凯显得非常开心“我很喜欢妈妈,我喜欢和妈妈一起做很多事情,连哥哥姐姐跟我写的信,我也会跟妈妈分享,平时成绩考差了,妈妈也不会责备我,会鼓励我做的更好,除了希望我24小时学习除外。”

小凯给我们煮饭的动作十分熟练,妈妈介绍道小凯很懂事,在她下班之前就把饭煮好。在妈妈外出打工的那几年,小凯给弟弟洗澡,送弟弟上下学,就像为妈妈也撑起了一把小伞,承担起了照顾家的责任。

“那爸爸呢?”他眼里的光渐渐暗淡,垂下眼眸,低声道:“爸爸….总是会拿我和其他孩子作比较,他也总会在我面前夸其他孩子…….”

“那你有尝试跟爸爸沟通吗?”

“我不敢….爸爸每次都会带其他的叔叔回来,喝完酒后,我就得和妈妈把所有东西收拾干净,我很讨厌这种感觉….”小凯有点哽咽。

,

05 撑伞的妈妈

回到家中,小凯和我们其他组员,与我们说出了他的想法。

其实现在,一个家庭养育两个孩子的重担全部堆在超市工作、月薪只有二千块钱的妈妈身上。

妈妈也曾经想过应邀去长沙的亲戚家打工帮忙,一个月能够有八千块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一下家庭的负担。当时妈妈问小凯愿不愿意去寄宿,然后她带着弟弟去长沙,当时小凯一听就哭着说“妈妈我不要,我要在这陪你”。小小年纪,但已经明白陪伴、照顾与责任的意义。当时妈妈就心软了,就放弃了这个想法,觉得处在青春期的孩子有叛逆期,没有教育好可能会追悔莫及,最后还是选择陪伴孩子成长。

“我更想他们可以健康快乐地成长,再等个十几二十年,没有抚养孩子的压力,我就再去打工……所以我经常会对小凯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因为我不希望他们走我的老路,步我的后尘。”听完妈妈的阐述,我们心情沉重,看见被妈妈保护的这么好的小凯也不免有点心酸……

,

编后记

小凯的故事,虽然父母亲都在身边陪伴着他,但他也有着自身难以言表的苦楚。与旁人对比的压力,学习压力也压在他的心里,无法表露,当然这是众多留守孩子家庭中平凡的一例,也是独特的一例。爸爸对家庭不负责任的态度和妈妈一人扛起所有负担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碰撞,在这个亲情关系中不断地摩擦激起火花,这让小凯叫的每一句温柔的“妈妈”称呼,都显得更加淋漓尽致,寄托着他对妈妈深刻的依恋之情。过高的期望让小凯在中间渐渐迷失,找不到方向,那种无力前行的厚重感让小凯担起责任,理解妈妈的良苦,体谅妈妈的用心,包容妈妈慈祥的爱,让他愈发懂事。

在妈妈的讲述中,我们感受到了一个母亲对孩子沉甸甸的爱,孩子懂事的背后是一种双向选择和双向奔赴,妈妈因为孩子的成长选择了放弃赚钱的机会,回来陪伴孩子的成长,而孩子也很懂事,很清醒,很有目标,也为妈妈分担家务,照顾弟弟,撑起家庭的小伞。妈妈和孩子做彼此的“伞“,阻挡起砸下家庭的巨大“雨滴”,齐心协力经营幸福小家。

我们欣喜地看到小凯从五年级开始就一直参与蓝信封的书信项目,发现自己学习上的压力,也尝试和远方的大学生哥哥姐姐们去沟通和交流学习方法,不让妈妈担心。

乡村孩子的成长不是简单的在乡村环境中生长,而是由身边的家庭、学业、朋友等因素影响和塑造的。我们需要全面地看待乡村孩子的成长,也尊重他们不同路径的向阳生长,感受乡村孩子的丰富多彩,感受生命的丰富多样。

,

如果你也想报名成为通信大使,陪伴乡村儿童健康快乐成长,可点击下方按钮申请。

,

  点击报名成为通信大使  

,

蓝信封通信大使八字真言:平等、尊重、陪伴、分享。

,

–END–

文/核心志愿者团队

编辑/小杂

图源/蓝信封行动

  • 地 址: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华新一街12号财智大厦2601房
  • 电 话: 020-34258106
  • 邮 箱: contact@lanxinfeng.cn
  • 微 博: @蓝信封行动
  • 抖 音: BL_lanxinfeng

扫描二维码关注

Copyright © 2009-2021 蓝信封留守儿童关爱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5074426号技术支持:全思科技